广告合作
立即入驻

我凭借这一招,拿到了已经被拒的offer

职场2年前 (2022)发布 天天导航
3,353,278 0 0

很多人都明显感觉到:好工作越来越难找了。

的确,随着环境的变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在当下,无论工作还是求职都需要全新的思路。

1

从被动待价而沽,到主动解决问题

最近,一位从事财务的朋友打算跳槽

毕业于985院校的她,有着不错的工作背景,先后在知名外企及大型国企担任主管,相应的资质证书也都考了下来。原本以为凭她的条件,能轻松找到满意的机会,没想到面试的几家心仪公司都拒绝了她。

她十分不解,虽然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内卷,但自己每一项的资质都是超过职位要求的,为什么还是会失败?是否还需要再去深造学历,或者考些别的证书来提高竞争力?

其实,解决问题的方式,在于转变思路。

一位HR在谈到近期的招聘需求时指出,过往招聘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学历背景、是否有大企业经历、做过什么项目等等,但现在看来,这些其实都只是候选人身上的外在标签。

在当前的形势下,企业不再会只为这些标签买单了。

“只在简历上罗列出拥有什么资质,并不能获得青睐,我们真正需要和寻找的,是那些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业务发展的人。”

如今,当经济发展从增量时代到存量时代,钱越来越难赚时,每个企业其实都如同一支在艰难路途中行进的队伍。这时,唯有那些能解决问题的“有用之人”,才会被需要。

学会在工作中主动解决问题,并在面试中显现出这种能力,是找到好工作的前提。

2

当下,我们更需要解决问题的思维

之前,一名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职场人在网上留言到:

自己精通各种软件开发技术,拥有PMP、系统架构师等证书,也曾在知名企业担任技术骨干。由于家庭的原因,他辞去了原本的工作。他觉得,凭借过往的经验,未来找到新工作并不难。

但没想到,半年后重回职场时,他却发现,别说找到和以前差不多的工作,就连基础岗位的面试机会,都争取不到。

这位网友的经历,代表了当下很多职场人的困境:空有一身技能,却无用武之地。

但其实,“解决问题”并不一定只发生在入职后。在求职阶段,拥有这样的思考方式,可能更为关键。

一位候选人在应聘一家企业的媒体关系负责人职位时,就通过“主动帮企业解决问题”的方式,拿到了心仪的offer

最初,这位候选人并没能顺利通过面试,在多轮沟通后,止步在了终面。

但在几轮面试中,他通过与多位公司负责人的交流及案例准备环节,对公司有了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也在这个过程中,更加坚定了自己希望加入这个公司的想法。

因此,面试失败后,他仍然对这家公司的动向十分关注,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机会再次应聘。

没过多久,企业恰巧遇到了舆论危机事件,这位候选人当天就快速起草了应对方案,条理清晰地列出处理步骤,发送给了之前沟通过的面试官。

虽然在这次舆论危机事件中没有采用他的方案,但危机解决之后面试官主动邀请他再次沟通,并最终给了他offer。

入职之后这个面试官,也就是他的直属领导告诉他:他的资历和目前的专业能力确实不是候选人中最拔尖的,这也是他之前没有通过面试的原因;但她也不是因为“这个候选人在被拒绝之后还坚持不懈”这种主观原因而给他第二次机会。
他能得到这份工作,是因为他有“主动解决问题”的特质,就是这个特质让她坚信,他就是最适合的人选。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一书中就曾提出,事业成功的重要诀窍之一,就是拥有“Solution selling”思维,善于用“解决方案式推销”来展示自己。

他谈到:“我经常建议有意跳槽的人更加主动,研究自己心仪行业的状况,思考自己的求职单位正面临何种难题,然后以有效的表达方式,向对方证明自己能够协助他们解决问题。”

3

用工程师思维来准备面试

硅谷投资人吴军曾谈到,谷歌在面试时会问每个应聘者两个问题:你认为可以如何改进谷歌?你来了以后如何使我们变得更好?

这个看似普通的问题,正是在考察候选人是否具有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硅谷之谜》一书中,吴军指出,码农和真正的工程师的核心差别,就在于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码农遇到问题,不能自己想办法解决,主管就不能放心将一项工作交给他,而工程师则会“逢山开道,遇水搭桥”。

其实不止技术人员,任何领域都存在着“码农”与“工程师”的思维之差,他们在面试时的表现,也是截然不同的。

1)初级求职者:只展示“我做了什么”

大部分求职者在面试时,都会详细介绍自己过往做过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绩。

比如,当应聘HR岗位时,候选人往往会谈到自己曾完成了多少招聘任务、做过哪些培训项目、制定了何种绩效考核方案等等。

这样的自我展示,放在人才稀缺的年代,可能马上会帮你获得一份好工作;但如今,当每个职位的竞争都十分激烈时,就不灵了。

因为,这些内容只传递了一个信息: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

那么,面试官又为什么不选别人而选你呢?

2)中级求职者:明白“我为什么而做”

比起只会执行的初级面试者,善于思考的人会进一步问自己:我所在的部门,在公司起什么作用?我们做的工作,究竟解决了公司的哪些问题?

比如,同样是HR工作,如果能以“公司正在面临什么样的人才困境”为出发点来思考和行动,并在面试时阐述自己作为HR,是如何深入了解业务部门的真正需求、如何帮助公司解决人才难题的,远远比说自己“完成了多少招聘任务”,要更有价值和说服力。

明白为什么而做,并在面试中很好地展现出来,相信你已经能PK掉许多竞争者。

3)高级求职者:思考“我还应该做些什么”

而要想成为“高级求职者”,在面试中无往不利,我们就要让自己成为“能解决问题的工程师”,在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上再向前一步,去想想那些真正的业务问题。

还是以HR这个岗位为例:

有着人力资源之父之称的戴维·尤里奇在《高绩效的HR》一书中,将未来的HR概括为“由外而内”的HR。顾名思义,他们的眼光,更多放在了外部——谁是公司最重要的客户?公司有哪些合作伙伴?客户为什么选择我们的产品而不是竞争对手的?社会对我们的期望是什么?

这些本应是业务部门甚至CEO思考的问题,HR同样应该了如指掌。

因为只有了解了这些,HR才能真正做到“思业务所思,想业务所想”,成为为企业能解决问题的人。

其他岗位自然也是一样的。当你的思维不再止步于当下,你会发现自己的前景也会更进一步。

4

写在最后

当然,无论是“为什么而做”,还是“还需要做些什么”,都应基于日常行动,而绝不仅仅是面试技巧,否则,反而会给面试官留下假大空的印象。

毕竟,求职、面试只是开启一段新的职业生涯的起点,而真正能让我们不断得到提升的,永远是脚踏实地的点滴积累。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