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才是HR界的祖师爷!

职场 11个月前 天天导航
456,858 0 0

来 源|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中国有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许多行业都有个代表人物作为祖师爷。


比如教师行业祖师爷孔子,建筑行业祖师爷鲁班,酿酒业祖师爷杜康。

然而,中国HR行业,却无一个公认的,可以作为HR祖师爷的代表人物。

一般来说,要成为某行业的祖师爷,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

入行早,

干得好,

名气大。

例如造纸业祖师爷蔡伦,入行早,在东汉时期;

干得好,对造纸工艺做了颠覆性革新;

名气大,说到造纸术,谁人不知蔡伦?

HR行业,满足这3个条件,有资格作为HR的祖师爷的,非大汉刘邦创业团队的萧何不可。

萧何自微时辅佐刘邦起义,跟随刘邦打天下,立下了“收藏秦典”、“举荐韩信”、“镇抚关中”三件旷世之功,体现了他作为大汉集团HR总监的专业能力和顶尖嗅觉。


最终创业成功,共建大汉,担任相国,名列功臣第一,与张良、韩信并称汉初三杰,实不为过。


萧何才是HR界的祖师爷!

学习先进组织经验:收藏秦典

公元前207年,刘邦和项羽尚是同盟,并且约定谁先入主秦朝都城咸阳,谁当关中王。刘邦率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先行攻进了咸阳。

大军进入咸阳后,士兵们看到咸阳宫室巍峨,街市繁华,都忘乎了所以,纷纷烧杀抢掠,攫取金银财宝。

就连刘邦也也飘飘然了,流连于秦宫里华丽的宫室、珍奇玩物、财宝美女,玩累了就往龙床上一躺,呼呼睡大觉。

唯独萧何,进入咸阳后,对眼前的金银财宝视若无物,第一时间带领下属赶往了秦丞相、御史府,把府邸团团围住,不准任何人出入。

丞相和御史是做什么的?几乎总揽一切朝政,他们家里保管着秦朝的律令、户籍、地形等图书档案。


萧何将这些重要资料仔细清查,分门别类登记在册,统统收藏起来,以备后续使用。

萧何收藏的这些资料,为大汉集团拷贝了秦朝的制度和政府运转流程,极大提高了大汉的人才和技术管理能力,还为以后出台正确的政策方针和律令,提供了参考范本。另外,典籍中记载的地形地图、户口多寡、风俗民情,也为大汉集团后续的工作提供了便利。

萧何清楚地认识到,秦朝能够横扫八荒,一统六合,肯定在组织管理、人力动员等方面颇有心得; 

所以进入咸阳后,他能够不被浮财遮望眼,果断把秦朝典籍收藏起来,获取先进的组织管理经验,学习吸收,来服务大汉集团的业务发展。

刘邦知道这件事后,也惭愧感慨”萧何确是异才!”

萧何才是HR界的祖师爷!

搜罗关键人才:举荐韩信

刘邦攻入咸阳后不久,项羽也率军入关了,自封西楚霸王,鸿门宴就是这段时间发生的事。项羽背弃了和刘邦“谁先入咸阳,谁当关中王”的约定,改立刘邦为汉王,把刘邦封在了荒凉偏僻的巴、蜀和汉中。刘邦很愤怒,但实力不济,只能隐忍入蜀。

刘邦率军前往巴蜀的路上,韩信因为在项羽那得不到重用,前来投奔。

韩信人穷,但傲娇,名声还不好。之前在刘邦军中,因为犯了死罪,差点被斩首。还好,后来有人发现韩信才华,把他保了下来,推荐给刘邦,不然一代军神就会折损于“奴隶人之手了”。

刘邦左看右看,没能发现韩信有什么过人之处,于是打发他做了一个管粮草的小官。

偶然的机会,韩信认识了萧何,两人多次交流,韩信的才华得到了萧何的认可。

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刘邦还是没重用韩信。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刘邦面前多次举荐过自己,可刘邦不为所动,于是一气之下就拍拍屁股跑路了。

萧何听说这个消息,来不及报告刘邦,亲自去追赶韩信。刘邦误以为萧何跑了,大怒,“如失左右手”。

隔了一两天,萧何把韩信追回来了,然后面见刘邦。

刘邦又喜又气,骂萧何为什么逃跑。


萧何说我哪敢跑路,我是去追跑路的韩信去了。

刘邦不信,“军官都跑了几十人了,没见你去追,偏偏去追韩信,你这是在骗我”。


萧何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大王如果只想做个汉王,没有韩信无所谓,可如果想要夺取天下,就非用韩信不可。”

这句话算是戳到了刘邦的心窝,刘邦自然是想夺取天下的。


萧何说:“大王如果决定夺取天下,重用韩信,他自然会留下,如果不重用,终究留他不住。”


刘邦下定决心,“那就依你的意见,让他做个将军,怎么样?”


萧何说“让他做将军,他还得走”。

“那拜他做大将军?”


萧何赶紧说太好了。

刘邦当时就想召韩信过来,拜为大将军。

萧何坦率直言:“大王平时也不注重礼数,拜大将军是件大事,不是小孩子闹着玩的。大王真要拜韩信为大将军,得选好日子,造台子,亲自斋戒,隆重举行拜将仪式,这样全体将士服从大将军指挥。”


刘邦答应了。

任命大将军仪式结束后,在萧何的主持下,刘邦和韩信有了一次深切交谈,交流逐鹿中原的计策。韩信的一番言论让刘邦大喜,觉得相见恨晚。

果然,后面韩信一代军神的才华尽显无疑,定三秦,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对大汉集团的业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举荐韩信这件事上,可以看出萧何的招聘水平不是一般的高。

首先,萧何能够站在全局战略角度考虑招聘需求。

清楚知道公司的战略目标是夺取天下,而大汉集团若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得补足军事能力的短板,所以找到了韩信。

其次,萧何有主见。

虽然韩信口碑不佳,甚至不受大老板待见。但萧何也能不拘一格,慧眼识珠,坚持主见,强力推荐韩信。作为一名管理层HR,如果一味迎合老板,不敢从专业角度发表意见,就会给自己的专业价值扣分。

最后,萧何善于做人才和老板之间的润滑剂。

把人招进来后,招聘工作其实还没结束,要真正留得住人,才算一次成功的招聘。萧何组织了一个拜将典礼,为韩信后续工作铺平了道路;还安排韩信和刘邦一对一交谈,为两人接下来的合作打下了基础。这样的保姆式服务,人才的留存率能不高吗?

萧何才是HR界的祖师爷!

建立人才池:镇抚关中

公元前206年,刘邦和项羽反目,挥师东进,不到一月便拿下了关中。刘邦命萧何坐镇关中,自己则联合天下诸侯,整整五六十万大军,趁项羽东征,偷袭他的老巢彭城(江苏徐州)。

由于几经战事,关中已经是满目疮痍。咸阳更是因为项羽一把火给烧了3个月,成了一片瓦砾。


萧何接收关中后,一方面重建统治秩序,修建宫廷、县城等。他让百姓推举50岁以上,有德行,能做表率的人,号为“三老”,帮助政府工作,教化民众。

另一方面,萧何对百姓施以恩惠,安定民心。他开放秦朝的皇家苑囿,给百姓耕种,还赐给百姓爵位,减免赋税。

由于萧何施政有方,关中的生产秩序得以迅速恢复,建立了稳固的后方,保证了前线的需要。

而刘邦这边,拿下彭城后,项羽展现了他强大的军事天赋,率三万骑兵杀回,把五六十万的诸侯联军冲得七零八落,将刘邦围困在彭城灵璧。

最后刘邦用金蝉脱壳之计,才侥幸带着几十骑兵逃到荥阳。


萧何调了大量兵员增援,韩信也收兵与刘邦会师,刘邦这才缓过来。

类似弃军逃跑的事,刘邦后面还做过多次;

每次都是萧何征发汉中的兵员,补足汉军缺额,刘邦才转危为安。

周恩来曾评价:


“刘邦百战百败,却屡败屡起,靠的就是萧何为他当宰相,经营关中作他的根据地,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


项羽百战百胜,却经不起一败,一败涂地,一败就亡,原因之一是没有萧何这样的宰相。”

所谓人才池,就是在现在人才正发挥作用的时候,未雨绸缪地做好人才储备,当这批人才变动后,能及时补充上去。这是一个企业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和韧性所在。

正是萧何,未雨绸缪,一手建立了人才储备池和资源储备池,这才保证了大汉集团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越战越强,游刃有余。

最后

纵观萧何的三大成就:

在公司还是草台班子的时候,主动学习先进组织管理经验,推动组织转型,服务业务发展;


在公司暂居全国市场一隅的时候,主动为公司搜罗来了韩信这样的,能够拿下全国市场的关键人才


在公司四处征战开拓市场的时候,主动做好人才储备,保证公司不会后继乏力。

不难看出,他是真正懂业务的HR,并且永远走在业务前头。

 

这样的的萧何,作为HR的祖师爷,可以说是当之无愧了。

-end-


版权声明:天天导航 发表于 2022年4月19日 am10:53。
转载请注明:萧何才是HR界的祖师爷! | 天天导航

相关文章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ttdh.cn/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2302.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ttdh.cn/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