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全国住房公积金2022年年度报告》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全国住房公积金2022年年度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全面披露了2022年全国住房公积金运行情况。
2022年,全国住房公积金各项业务运行平稳,住房公积金缴存额31935.05亿元,6782.63万人提取住房公积金21363.27亿元,发放个人住房贷款247.75万笔、11841.85亿元。截至2022年底,个人住房贷款率78.94%。
《报告》显示,住房公积金制度惠及面进一步扩大全年住房公积金实缴单位452.72万个,实缴职工16979.5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8.80%和3.31%,全年新开户单位75.22万个,新开户职工1985.44万人。城镇私营企业等单位职工占比过半且持续提高,新开户职工中,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其他类型单位职工占比达76.02%。上述单位缴存职工占当年全部缴存职工的52.93%。指导重庆等6个城市稳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工作,让灵活就业人员愿缴能缴,助力解决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6个试点城市共有22.03万名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其中新市民、青年人占比超过70%。
《报告》显示,2022年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
发挥了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缴存人共同渡过难关的
作用。期间,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
对受疫情影响不能正常偿还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不作逾期处理,提高租房提取额度更好满足缴存人租赁
住房的实际需要。
《报告》显示,更多住房公积金高频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服务渠道更加多样,更加“好办易办”。全年新增实现了3个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跨省通办”服务事项增加至11项,各地共办”,为“跨省通办”业务设立3423个线下专窗和1043个线上专区,全年线上办理住房公积金汇缴、补缴、提前部分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分别达8414万笔、463万笔、252万笔。7666.96万人通过全国住房公积金小程序查询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258.51万人线上转移接续个人住房公积金252.86亿元。全年12329热线提供咨询服务3414.18万次、短消息服务11.21亿条。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和国务院客户端向缴存人提供住房公积金信息查询1.65亿次。开展“惠民公积金、服务暖人心”全国住房公积金系统服务提升三年行动。推动实现“企业开“职工退休”等“一件事一次办”。
《报告》显示,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出台文件明确数字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让数字化成果惠及更多缴存单位和缴存人。持续完善全国住房公积金小程序功能,为缴存人提供统一的线上服务渠道,编织数字化服务“一张网”,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推动“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推动实现与公安、民政、人民银行等7个部门40类数据共享,拓展电子营业执照等电子证照共享应用范围,推动提升服务效能,提高管理运行水平。
《报告》显示,住房公积金风险防控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构建内部风险防控和外部监管相结合、现场和非现场监管相结合、线上发现问题和线下核查处置相衔接的“互联网+监管”模式,助力地方提高风险防控的精准确保资金安全。在7个省 (直辖市) 的26个城市开展性,了住房公积金体检评估试评价工作,加强个人住房贷款逾期风险和资金存储风险管控,牢牢守住缴存人的“钱袋发布实施业务档案管理标准,完善业务标准体0系。推动部分分支机构纳入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实现属地化管理,让“小系统”融入“大系统”,为更多缴存单位和缴存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报告》显示,住房公积金系统精神文明创建持续深化、服务群众的水平不断提升。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全年共获得地市级以上文明单位(行业、窗口)214个、青年文明号99个、工人先锋号31个。以文明行业与窗口为学习榜样,各地积极为广大缴存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