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千灯照碧云,求职招聘人纷纷”是这次以“彭城清凉夜·就业嘉年华”为主题的“人才夜市”暨求职招聘服务活动的形象写照。原本计划3天的活动由于天气原因,只开展了2天,但效果依然超出预期。据不完全统计,全市11个人才夜市共组织了840家企业,提供13455个岗位,共吸引了12295人次进场求职,初步达成意向2825人,同时开展4场直播,共观看20833人次。
本次活动是市人社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稳就业、保民生的部署要求,借“夜市经济”东风,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帮助企业招聘、帮助人们求职,将就业市场供求对接融入到轻松、愉悦的活动模式中,满足求职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一次创新突破,也是未来我市在常态化开展“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直播招聘”的同时,开启未来一系列特色招聘活动的创新尝试。本次活动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互动现场,最为常见的是到处熙熙攘攘的年轻群体,他们或亲友携手饭后前来纳凉,或手持奶茶烤串笑语相伴,在享受夜生活的同时寻觅更好的职业方向、谋求更为理想的就业岗位。人才夜市结合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夜生活场景,利用公共空间轻松、开放、人流量大的特点,将工作岗位“送”到了年轻人面前,进一步激发了就业市场活力,将本来严肃紧张的求职面试环节融入到休闲的生活间隙,使得求职招聘显得更加具有“亲和力”,有利于吸引高校毕业生等更多青年群体参与进来。对于各类青年求职群体来说,本次招聘活动一是时间“巧”,选择了傍晚下班时间之后,便于更多年轻人在空闲时间走进招聘现场。二是服务“近”,不少年轻人表示“没想到出来买杯奶茶也能找工作,真是太方便了”,以往的招聘活动需要早早集中在各类招聘网点参加,而本次人才夜市活动分散在人们夜生活的聚集区,使服务变得更为触手可及,也让很多年轻人感受到新式招聘服务的便捷、亲民。三是氛围“潮”,一边吃烤串、一边听演唱也能找工作,以往对于很多年轻群体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体验,本次活动恰恰将青年人最为喜闻乐见的“夜休闲”生活模式和原本单调的求职活动融入到一起,使得夜市参与度明显提高。
市本级(联合云龙区)一个主会场和各县(市)区10个分会场充分调度各地服务资源,以崭新的活动模式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服务特点,为本地民众献上了各具特色的夜市内容。一是全市联动,覆盖所有县(市)区。在市人社部门的统筹指导下,共同开启全市人才夜市招聘服务活动,将服务同时“送”到千家万户门前。二是注重选择举办地点。涵盖了商场、旅游景区、公园广场等群众夜生活聚集区,投民众所好,使人才夜市更灵活,方便触及各类重点就业群体。三是活动内容体现出区域特点,满足求职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如市人力资源和公共就业管理中心联合云龙区在大龙湖畔举办的活动,以及开发区在金龙湖小镇举办的活动,适应了“后备箱经济”“夜市经济”的逐步兴起,将“逛夜市”和“找工作”密切融合,实现了青年人“喝着奶茶找岗位”的新型体验;开发区还在现场进行了精彩的文艺演出。丰县、睢宁县、新沂市、鼓楼区、泉山区等地,顺应当地民众夜生活主要流动方向,在本区域大型商业广场位置搭建显著服务摊位,将人才夜市和民众饭后的纳凉生活巧妙融合。在企业调度方面,根据各县(市)区特点,主城各区更多调度了高质量服务业岗位参加活动,开发区、铜山区等制造业企业聚集的地区则调度了更多的生产制造型岗位,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求职需求。
在本次活动中,部分会场主动发挥新兴线上技术手段,采纳更为青年群体青睐的“网络直播”方式,开辟了线上维度的招聘平台。其中市人力资源和公共就业管理中心专业团队在大龙湖会场边,利用公共直播求职招聘信息化服务平台,现场筛选优质用工企业和高质量就业岗位,通过“直播带岗”形式实现线上和线下招聘同步进行,开展直播求职招聘宣传。铜山区则联合专业技术力量,在铜山万达会场现场开播“铜山区名企直播间”,将现场的热烈招聘氛围通过网络直播传递到不能到场的观众面前。此举使我市人才夜市的服务效果进一步得到扩展,不再限于一时一地,真正实现人才招聘服务“零距离”“不断档”,多维度、多元化服务民众求职就业。
下一步,市人社部门将在开展好常规化招聘活动的同时,继续组织实施一系列新型特色招聘活动,更好的服务群众就业、服务企业用工、服务经济发展。
来 源:市人力资源和公共就业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