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立即入驻

那些在一个公司死磕了5~10年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职场2年前 (2022)发布 天天导航
3,175,810 0 0

我在前前前东家死磕过6年零10个月,最后薪资翻N倍跳槽离开。

这是我职业生涯最重要的7年,这7年,表面看是完成了转行、转型、升职的弯道超车,本质上是经验、能力、认知的原始积累,正是这7年打下的基础,我后面发展很快,不断跳槽到更大的公司,更高的职位,在35岁时又一次顺利转型,从HR转职业规划师。

复盘过去,我最大的感触是死磕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在哪死磕,死磕什么?磕出了什么结果?

毕竟死磕的风险是极大的,没磕对或没磕好,损失的不止是时间,机会,还有那再也回不来的青春和冲劲,年轻最大的资本是体力和活力,正是年轻时通过体力和活力化作的努力,才有了中年时期的阅历和资历。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的中年危机,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本质就是年轻时要么跑的方向不对,要么偷了懒,结果中年时期本该领先或至少有了个交通工具,却还要和年轻人比谁跑的快,换做谁不焦虑?

有意思的是,在哪死磕,死磕什么?磕出了什么结果?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就是我们的职业规划。

1

在哪死磕

这个“在哪”,既包括了行业、公司也包括了岗位。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梁宁老师讲过一个例子:2010年,一对双胞胎,一个选择去了腾讯,一个去了报社,7年后,腾讯的那位年薪百万,报社的那位面临倒闭失业。

其实不要说行业,哪怕同一个行业,不同公司;同一个公司, 不同的岗位,即便同等起点的人,几年下来境遇也大不相同。

如果你已经工作了几年,看看身边的同学朋友,相信你已经感觉到变化,各种差距在慢慢拉开,从看得见的收入、职位,到看不见的认知、见识,圈子。有人干劲十足,春风得意,有人郁郁寡欢,越来越丧。

十几年前,我刚毕业时银行还是热门的选择,因为专业是金融,同学中很多去了各大银行,他们死磕十几年后,从部门主管到行长,基本都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然而我在坚持一年多后放弃了,中间过程很痛苦,各种自我怀疑,纠结和不被理解。

当父母朋友告诉你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好的时候,他们的出发点通常是单一维度,就是他们认为的有前景有价值,基本不会考虑你到底喜不喜欢,能不能做的来,甚至还会劝你:努力学一下就会了,不难。

做久了就喜欢了,喜欢没那么重要,稳定,体面,高薪更重要。这些世俗的有前景的标准没错,错就错在不适用每一个人,只靠单一的选择维度风险很大,因为好的工作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好工作=意愿度*胜任度*有价值。

简单来说,一份工作你不讨厌,能做得来,有发展前景,对你来说才是好工作。

这个结论是在给200多人做过职业规划后得出来的,太多人因为不懂这个道理,被各种陷阱困住,要么苦苦寻觅喜欢的工作,要么被光鲜亮丽的好工作折磨的苦不堪言却不愿放手。其实一个工作有没有前景,因人而异,你能够拿得住才是机会,才有前景,拿不住的是诱惑,是陷阱。

从银行出来后,经过前面的痛苦试错,我大概判断了自己适合的岗位,几经周折,转行做了HR。确定了岗位,在行业选择上,也算机缘巧合,当时一家属于新兴行业成立两年的新公司,而这个行业在内地刚兴起不过3年,其实一切还不明朗,那时年轻不懂看政策和趋势,只是觉得这行有市场需求。

幸运的是入职不到一年这个行业就进入快速发展期,公司有了母公司的基础很快成为行业的头部。在09年初我入职时工号323,公司当时也只有200多人,之后不过5年的时间,发展到全国子公司15家,总人数突破5000人,深圳成了内地的总部。深圳公司人力资源部成了集团总部人力资源部,管控和指导15家子公司的人力资源工作。

在公司的快速扩张期,你会很多机会,转岗也行,升职也快,因为哪都缺人,工作是最好的训练场,没有之一。我基本轮岗过人力的各大模块,最终确定人才发展这个模块最适合自己。

其实不管是热门行业还是新兴行业,最后的选择都要落到公司上,公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很重要,如果是快速发展期,你会得到很多锻炼,哪怕是公司不幸倒闭了,你的经验不会倒闭。

怎么判断是否值得在一家公司死磕,有几个简单的参考指标:

1)公司的发展阶段:处于上升阶段为优选,普通员工可以通过:公司的业务量有没有增加,招聘量是否持续增加,大家是否在实实在在的忙碌;

2)公司的发展速度:当公司的发展速度小于你的成长速度就要特别小心了,判断标准为:现在的工作得心应手,再往上没有晋升通道,公司内部一个萝卜一个坑没人挪位,转岗也没有机会,很容易被慢慢的固定在原地温水煮青蛙。

2

死磕什么

职业的本质是价值交换,公司给你物质,你给公司创造价值,弄明白了这一点,能够让我们的职业发展更快,也能够让我们理解很多事情。

从两个维度进行反思下现状:

1)公司和老板的价值诉求是什么,你做的事情是否符合这个价值诉求?尤其是你觉得自己做了很多事情却没有相应的回报更应该思考这个问题。

2)现在的工作放在市场上的价值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创造更高更普适的价值?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放大格局,不要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限制住自己的认知和能力,要知道你不会在一家公司待一辈子。(体制内除外)

第一个问题:公司和老板的价值诉求是什么?

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岗位的KPI,我记得一位朋友就开玩笑说过:从我工作第一天开始,就牢牢谨记岗位的KPI,这位朋友工作很认真也很努力,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一家大公司的总监。

后来我发现一个共性,工作表现出色的人对岗位的考核要求了然于胸,想想也应该如此,知道目标是什么,才有可能达到目标,知道考试大纲,备考才有的放矢。这个问题我在咨询时问过上百人,不止是职场新人,甚至有些工作多年的人,都不能一下答得出来。

二是直接上级的KPI,如果说岗位KPI是公司的价值诉求,直接上级的KPI就代表了老板的价值诉求,帮助你老板成功,你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先抛开你的老板值不值得帮,有一件事你必须清楚:你老板混好了,你不一定有实质性的好处,但他不好,你一定也不好过。

工作多年,我养成了一个习惯,站在老板和部门的角度去思考怎么去提升部门的工作业绩,我会定期向老板汇报工作,通常在反馈完我的想法和方案后,我都会问一句,还需要我做什么?

一开始我这么说是发自内心的想让我的工作做得更好,后来发现这句话会与对方更快的建立信任和亲近感,并且更容易知道对方的诉求,只有知道老板想要什么,我们的努力才能更有针对性。

第二个问题:现在的工作放在市场上的价值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创造更高更普适的价值?

这里的市场指的是那些更优秀,对你的岗位要求更高,同时也能给出更高回报的公司,他们的标准和要求,就代表你下一阶段要努力的方向。

这种能不断突破向外看,向高处看,同时结合自己的现状制定目标的能力,我发现很多人都缺少,究其原因,我们上学的时候,目标太单一了,就是更高的分数,而且考试大纲是既定的,老师会帮我们梳理重点,我们只需要负责“吃下”去,使劲学,努力考高分就行,少了很多对外界分析,对自身情况梳理的练习。这种习惯一旦到了工作中,特别容易被工作同化,尤其是一些流动性差,变化少的行业,工作几年下来,仿佛与世隔绝。

养成一个习惯:时刻关注相关领域的动态和用人要求,这些信息最直接的来源就是招聘网站,没事要像逛淘宝一样多去看看,现在有什么新趋势,优秀公司对这个领域的要求有哪些?

1)纵向发展,往上一个或两个级别的人应该具有什么思维,能力和经验要求分别是什么?

如果你现在是个专员,那么就要关注主管、经理的岗位要求,同时留意自己的上级平时是怎么工作的?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你和ta的差距在哪里?

2)横向跳槽,我有什么核心竞争力?我的经验、能力优势是什么?

3)这个领域的大牛有哪些?怎么向他们学习?经典书单或课程有哪些?

有一段时期,我负责培训,那时还是培训主管,为了提升专业能力,我的做法是,找到这个领域的权威刊物《培训杂志》,通过这个重要的线索,建立了学习资源库和人脉库。

线下的各种行业论坛、专业培训、同行交流,只要质量不错,我一定会想方设法参加。

同时每年都会给自己制定专业学习的目标,不断查漏补缺,全面提升,当你真的全身心投入专业提升,你会感觉越来越顺,灵感迸发,经常性顿悟,自己的旧认知被打破的时候,那一刻通透又兴奋,仿佛压在头顶的无形天花板被打破了,看到了过去不曾看到的东西。

3

磕出了什么

1)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职业兴趣、能力圈、内驱力来源

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一定基于过往的经历,所有做过的事情,就像论据一般,只要经过梳理,归纳,总结,就能得到一些论点,这些论点里有你的个性、兴趣,特质等等。所以,如果你想更了解自己,一定要有足够多足够丰富的行动实践。

我转过行,转过岗,经历过选错工作的折磨,做自己不擅长事情的挫败,这些失败的经历和后续成就事件形成鲜明的对比,我更了解自己。

知道了我的职业兴趣:特别喜欢解决问题,享受抽丝剥茧,找到问题本质的快感,愿意花时间去收集信息,推理论证,落地执行,反复修正。

能力圈:除了专业能力以外,洞察力、善于倾听是我的优势,避开报表、重复性高的文书工作。

内驱力:完成工作或挑战带来的成就感,工作成果被认可的愉悦感,工作职位和收入的持续上升。

我是一个很好的辅导者,问题解决者,教练,这些发现和能力为我后来顺利转型成为职业规划师奠定了基础。

2)获得更高的职位和收入

那些过往持续的努力和积累就像一个小雪团,慢慢滚成了一个大雪球,这个雪球就是死磕专业,实践,工作成果的所有联结,这个雪球,最终会变成你的砝码,拥有更多的选择和议价权。

3)升级认知和见识

当你去到更大的平台,遇到更多优秀的人,你的思维和见识会被打开,人不会渴求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也无法理解超出自己认知的事物,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4)持续迭代,自我升级的习惯

每天持续的努力比一时鸡血式的拼命有用太多了,当你的身体,大脑习惯了这种每天一点点的精进,偷懒反而会让你不习惯。

所谓顿悟,不过就是当你的实践和认知高度重合的那一刻的恍然大悟,过往所有的积累,是产生顿悟的前提,那些听起来再平常不过的道理甚至是鸡汤,只有践行并有过结果的人才能深刻理解。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升级迭代了,翻看过往的工作方案、成果,PPT,日志,如果觉得不怎么样;回想之前的想法,烦恼,如果觉得幼稚可笑,那你一定是进步了,让自己变强变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最后,死磕的对象是自己的能力,不是和公司、老板较劲,死磕的结果是成长,不是一时的岗位高低,收入多少。

找到正确的方向,正确的行动,是我们人生的最大“捷径”。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